|
小说《又见山楂红》 单义和晚秋,落日的余晖斜照着群山叠峦。 将军的车子在大山里的蜿蜒公路上盘旋,沿途的树木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静静的伫立在公路两旁。 这里的一山一木,将军并不陌生。他能叫得出这的每一座山名,识得这的每一棵老树。 四十年前,将军是休婺中心县委兼石屋坑区委领导人,随部队转战皖南、江西、浙江等地,在敌人严密封锁和残酷"清剿"的艰苦环境中浴血奋战,多次击败敌军的围歼。就在这鄣公山上,在一次带领部队突围的战斗中,突然遭到敌军的伏击,将军被敌人冲锋枪打中了左肩膀,血流不止。 从晕厥中渐渐清醒过来时,将军发现自己躺在山里人家的一间茅屋里,左肩膀被旧布带扎紧了,身上盖着一床破旧的花被。床边立着一位十六、七岁的姑娘,扎着长辫,颈项上挂着一串红山楂,像是一串红彤彤的玛瑙。 "我这是在哪里?"将军试着翻了翻身,准备坐起来,可浑身已经使不上劲。 "别动!这是我家。"女孩伸手摁住了将军,"你受伤了,失血过多,爷爷叫我照看着你。" "你是?"将军迷惑的问道。 "我叫楂楂,是这山里的猎户。"女孩端了碗水,喂给将军。 "你负伤后昏迷了,是爷爷背你回来的,现在去采草药了,一会就回来。"见将军迷惑,楂楂笑了笑。 "你是外乡人吧?" 将军点了点头,细细打量着这个手脚麻利的姑娘,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你笑起来真美!"将军想转移话题。 没想这一说让楂楂的脸上起了两道绯红,像是红透了的山楂,羞着脸跑出了茅屋。 后来,将军在楂楂家养好了伤。正好组织上需要在这一片建立游击根据地,将军就在楂楂家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三年。 在这期间,将军担任了区委书记,组织民众武装,发展游击队伍。楂楂也加入了妇女组织,负责游击队后勤、伙食工作,并兼任交通员,传递信件和情报。 在楂楂爷孙的掩护下,将军率领着部队留在敌人眼皮底下的休婺地区,坚持革命斗争。在一次战斗中,爷爷为了掩护部队转移不幸牺牲了。 抗日战争爆发,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三团六营,将军接上级命令,即将随部队踏上抗日战争的战场。 临走的那一天,楂楂的眼里满含着泪水,默默为将军打点行装。 将军牵着楂楂的手,走在山边的小径上,指着那路旁的山楂树对她说: "等这山楂再红的时候,我来接你。" "你把这包干山楂带上吧。"楂楂塞给将军一个红布包,帮将军理了理衣领,正了正军帽。"你一个人在外,一定要注意保重身体,我等你……" "泄肚杨桃痢疾枣,彤红山楂吃人好。"楂楂说着话不敢直视将军,猛一转身,裤角被路旁的山楂树划了一道口子。 这一走的好多年里,将军转战大江南北,身无定处。每逢逆境,将军都会掏出这红布包,看看这红红的山楂,闻闻这山楂的味道。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山里的山楂红了又青,青了又红,那红彤彤的山楂,像是女人心中的火苗,照亮了山坳,映红了晚霞。 看着山里姑娘的年岁一年年增长,十里乡村的男人去楂楂家提了无数次亲,可没一个成功的。 待到革命胜利后,将军已是省府的要员。听人说将军曾几次私下来接楂楂去省城,可总是未能如愿。 能指挥上千军万马,却带不走一个徽州女人出山,将军一辈子的遗憾。 到了。"公社书记轻轻的说了声,把将军的思绪带了回来。 公社书记扶着将军下车,紧跟着大队队长到了一山路边。 将军跪在了山路边的一座新坟前,坟茔的旁边一株山楂树在风中摇曳。 点清香,燃纸钱…… "为何没有墓碑?!"将军似乎要发怒了。 "坟地是大娘生前自己选好的,大娘没有亲人,没后人的人不好立碑。"大队长低下头,声音低得几乎听不到。 "刻我立的!刻共和国立的!……"将军咆哮了起来,脸上的青筋暴起。立起身,用拐杖直叩地面。 回到招待所,将军小心翼翼的打开大队长交给他的一个红布包,里面除了些干山楂外,还有一张发黄了的卦纸。卦纸上写着: 蛇虎相交似刀锉,男女不合多难灾。若是强行来般配,虎落平阳命绝寰。 将军属虎,大楂楂四岁。 将军含着泪,取出几颗红山楂,泡上了一杯山楂茶。掀开茶杯,将军分明看见弥漫的氤氲中有个挂着一串红山楂的女人在对着他微笑。 有人在将军住过的房间里看见一张发黄的卦纸,背面遒劲有力的写着一句婺源民谣: "泄肚杨桃痢疾枣,彤红山楂吃人好。" 临走前,将军再三交代,坟墓边上长有山楂树那一小块地定要给他留着。 将军的心思没人能懂! 那一年,那片山上的山楂结的特别的多,特别的红。
|